无障碍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市动态

徽县: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 2025/08/20| 来源:徽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专栏:本市动态| 访问次数:17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决策部署,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抓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文物普查全面告捷,家底家珍更加清晰。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和上级文物部门指导下,我县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克服山区分布广、交通不便等困难,高标准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与登记工作。本次普查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累计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81处,其中复核原有文物95处,新发现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88处,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文化资源谱系。目前,所有普查数据已规范录入国家系统,进入逐级审核阶段,为后续科学制定保护规划、精准实施保护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保护工程稳步实施,文物状况持续改善。我县坚持问题导向和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有序推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和安防工程。目前进展顺利的项目包括:徽县文庙大成殿、清真寺姆拉楼消防工程:已完成招标程序,即将进入施工阶段,将有效消除火灾隐患,保障两处重要古建筑本体安全。永宁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修缮工程:作为重要的革命文物,目前工程进度已达40%,修缮完成后将恢复其历史风貌,更好发挥红色教育功能。栗川砖塔保护项目:该宋代砖塔具有较高历史价值,保护方案经专家论证后正处于深化修改阶段,确保方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后续实施做好充分准备。这些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我县重点文物的保存状态和安全保障水平。

     三、安全防线不断筑牢,监管机制日益健全。我县始终将文物安全放在首位,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已完成102处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并在文物现场显著位置设立安全责任公示牌,实现责任到人、公开透明。强化巡查检查: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上半年累计开展文物安全巡查70余次,覆盖各级文保单位和部分新发现文物点,其中国家级、省级等重点文保单位的巡查覆盖率达到100%,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完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部门联动,提升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活化利用积极探索,文物价值有效彰显。在做好保护管理的前提下,我县积极探索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途径。依托普查成果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精神,通过策划主题展览、融入旅游线路、开展社教研学活动等方式,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服务社会公众,赋能文旅融合,讲好徽县故事。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巩固文物普查成果,高质量完成数据审核与公布;加快推进在建文物保护工程,积极谋划储备新项目;毫不松懈抓好文物安全,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深入挖掘文物内涵,创新展示利用方式,努力推动我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服务全市发展大局贡献徽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