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7/14| 来源: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专栏:本市动态| 访问次数:14
校园安全事关千家万户,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文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校园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其作为保障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位统筹、周密部署,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形势、压实责任、明确路径。县教育局党组坚决扛起主体责任,牵头抓总、狠抓落实,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深化“护学岗 法治教育 隐患排查 家校联动”四位一体协同机制,推动全县校园安全工作向制度化、专业化、精细化迈进,全力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县委书记武冰在城区学校调研教育工作。
▲县委副书记、县长贾爱会在城关中学检查指导教育工作。
全域护学 筑牢安全屏障
县教育局联合县公安局将行之有效的“护学岗”高峰勤务模式在全县学校推广。各辖区派出所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科学部署执勤警力,坚持风雨无阻,在上学放学重点时段值守校园门口及周边关键路段。通过有效疏导人流车流,切实解决了长期困扰校园的周边拥堵问题,显著提升了高峰时段的交通秩序。
师生及家长每日真切感受到“见警察”的“护学岗”安全守护,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常态化的护学行动已成为文县校园门口一道亮丽的“安全风景线”,校园周边治安和交通秩序得到持续优化。
▲文县石鸡坝小学每天上学放学的高峰时段,石鸡坝派出所民警与校园义警协同开展常态化“护学岗”执勤工作。
法治筑基,提升防范能力
全县法治副校长队伍聚焦学生安全核心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准备,进校园开展“防溺水 防欺凌 防违法”等主题系列法治课程讲座。课程设计注重实效,普遍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生动形式,深入浅出地普及法律常识,剖析违法行为后果,传授自我保护技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素养和规则意识 。
▲3月19日,文县法院组织干警走进文县玉垒九年制学校,围绕“法治护航成长 共建平安校园”主题,为在校师生带去一堂丰富充实的“开学第一课”。
文县法院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法治副校长制度,加强与县教育局、全县中小学的联络沟通,选派5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15名干警入选法治副校长人员库。定期组织法治副校长走进辖区中小学校,开展送法进校园、法治宣讲、开学第一课、法官妈妈进课堂等活动。
截至目前,全县已聘任法制副校长48名,达到了中心学校全覆盖。春季学期以来,全县法治副校长累计进校园开展专题法治教育讲座96场次,覆盖师生达3万余人次。
▲5月26日,文县第一中学40余名师生走进文县法院,现场旁听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庭审,零距离感受“沉浸式普法”,深入了解法庭审判流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种子,同时为学校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奠定了基础。
自”橄榄护未”综合保护智慧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文县积极推广宣传“橄榄护未”综合保护智慧平台,深入联盟单位,建立联络员和工作群,并督促指导联盟单位工作人员关注“橄榄护未小程序”,在案件办理、法治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广宣传“橄榄护未小程序”。截至目前,文县检察院发放“橄榄护未”宣传彩页1000余份,全县注册人数6000余人,尤其是在县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完成了全县3000余名教师全部注册,并积极向家长进行宣传应用,平台入驻心理咨询师2名(城关中学、城关第三小学各1名)、志愿者1名,上传未检动态14份,受理入职查询15条,在线预约 9次,上传法治教育视频6条,通过单位微信公众号发布操作指南2次,工作取得实效。
▲文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中寨小学法治副校长任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
▲6月4日,文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城关中学法治副校长蒲代全走进校园开展专题法治讲座。
▲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和谐育人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县一中特邀即墨区实验高中法制副校长兰卫孝在学校多功能运动场举办了以“法制与未成年人成长保护”为主题的法制报告会。
▲3月4日,口头坝小学法制副校长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结合真实案例解析校园欺凌、电信诈骗等热点问题开展法治进校园知识讲座。
▲7月2日,文县尚德小学邀请尚德派出所民警走进校园,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防溺水、电信反诈、交通安全法治宣传课。此次活动旨在将安全知识深植学生心间,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同时,各学校积极联合公安机关,创新打造“警校联动”反诈宣传模式,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和班级主题班会等线下平台,定期推送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例解析,组织观看校园反诈指南等警示教育短片,显著增强了师生及家长识别和防范电信诈骗的能力。
▲7月4日,文县城关派出所民警走进城关第一幼儿园开展"法治进校园"主题活动,通过播放原创动画短片、情景模拟等方式,对中小班200余名幼儿生动讲解防拐骗、交通等安全知识。民警还特别设计"陌生人来了能否跟着一起走"互动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拒绝诱惑。
联动除患,堵塞安全漏洞
根据陇南市印发的《切实加强和改进校外寄宿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全县校外寄宿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着力提升学生安全管理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有效预防和遏制涉校涉生安全事故发生,我县制定出台《文县切实加强和改进校外寄宿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补漏洞、建机制、管长远、能落实”的要求,探索实施校外寄宿学生安全管理“2865”工作法,建立完善“1 N”长效管理制度,着力构建“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推动校外寄宿学生安全管理工作见行见效。
▲2025年春季学期,文县二中联合碧口派出所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宣讲与校外寄宿生安全隐患排查走访活动。
县教育局党组切实履行牵头职责,联合县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消防救援大队等职能部门,将校园及周边安全风险联合整治行动制度化、常态化,在全县范围定期组织开展“大家访”等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行动聚焦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及设施安全、治安隐患等重点领域,对校内各类场所、校外商铺摊点、学生校外租住点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严格执行隐患排查闭环管理流程,建立详实台账,明确整改主体和时限,跟踪督促落实到位。
针对校外住宿生这一重点群体,全面推广“民警 教师”联合走访排查机制,深入学生租住场所,细致检查消防器材配备、用电用气安全、房屋结构安全等关键环节,同时向房东、学生及家长普及安全法规和实用防范知识,层层压实安全责任。
▲6月11日,范坝小学联合当地派出所民警利用课外时间对校外寄宿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走访活动。
协同聚力,构建长效机制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专业协同、紧密配合下,文县校园安全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一是立体化防控体系更加完善:“护学岗”实现常态化、全覆盖,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秩序显著改善,见警率、管事率、师生安全感持续提升。二是法治安全素养普遍增强:政法部门(公检法)专业力量深度融入校园法治教育,学生法治意识、规则观念和自护能力明显增强,防范电信诈骗、抵制校园欺凌等意识深入人心。三是风险隐患治理精准高效:多部门联合排查整治机制高效运转,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校外租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闭环整改,安全漏洞有效堵塞。四是协同育人氛围日益浓厚:警校联动等多方联动模式日益成熟,信息共享、资源互补、责任共担的校园安全共同体逐步形成。这些机制有力促进了学校和公检法等部门的深度整合与优势互补,凝聚起协同育人、共保平安的强大合力。
▲为强化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营造浓厚安全氛围,6月9日,刘家坪乡政府、派出所和刘家坪小学联合行动,在校园外河流附近醒目位置悬挂多条防溺水宣传横幅,以直观醒目的方式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2月28日,石坊派出所民警在文县三中开展防火等校园安全宣传和检查工作。
守护校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守护校园安全更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文县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各职能部门专业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全县上下勠力同心、协同作战,不断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护网,让法治精神与安全意识深深植根于校园沃土,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更加清朗、稳固、安全的蔚蓝天空,有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平安校园、和谐教育的热切期盼。
▲5月12日,梨坪派出所民警在梨坪小学校园内检查安防设施设备使用情况。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