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市动态

康县:寺台镇农机服务显身手 联农带农促增收

发布时间: 2025/02/05| 来源: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专栏:本市动态| 访问次数:20

    “年轻人外出打工,土地撂荒严重,农田谁来种、谁来管、谁来收?”为持续解决这一难题,2024年,寺台镇深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深化“三个共同”机制创新为有力抓手,以成立康县金剪农机服务公司为契机,以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联农带农助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在山地农业小型机械化、传统农耕现代化探索新路径、新方法。

     金秋十月,丰收之季。在寺台镇剪子村的小麦田里,耕地、翻土、播种......农机服务公司的3名机手驾驶着微耕机来回穿梭,机械化耕作正有序进行,平整后的连片土地里呈现出一幅“提单产、抓播种、保丰收”的繁忙景象。

    “我们村集体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的经营模式,流转了300多亩撂荒地,利用高效便捷的农机服务整治撂荒地后全部用于种植小麦,村民在拥有土地租金的同时,也可以在合作社务工增收。为进一步提升小麦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建成了面粉加工厂,生产运营各个环节均优先聘用本村三类户、低保户,人均增收2600余元。”剪子党支部书记张仲彪说道。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之路上,寺台镇把农机服务作为联农带农的重要抓手,通过建强农机服务公司主体,拓展服务范围,引导农户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种植并轨,助力集体增收与群众创收“共赢”。

     田坪村党支部书记安兴会介绍:“我们通过农机服务公司提供的深松、耕种、除草等‘一站式’服务,大幅提升了羊肚菌种植的效率和质量,2024年创收16万元。同时,整合了村社干部,留守三类户、低保户,公益性岗位等42人组成‘农业生产队’在羊肚菌种植基地务工,年底分红8万余元,人均增收1900余元,大伙都高兴的不得了”。

     打造特色山地农业作为全市抓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寺台镇将持续提升农机服务公司服务水平,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同群众利益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