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市动态

陇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保健食品安全消费提醒

发布时间: 2025/07/02| 来源:陇南市市场监管局| 专栏:本市动态| 访问次数:7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健康的期盼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各大超市及网络购物越来越便捷的当下,保健食品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为确保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选购保健食品,保障大家的健康与权益,陇南市市场监管局对保健食品安全消费特作以下提醒:

     一、认准产品标识,拒绝三无产品

     看“蓝帽子”标志:保健食品包装上须有国家批准的“蓝帽子”标识,并标注批准文号(注册制文号:国食健注G或J 编号;备案制文号:食健备G或J 4位年代号 2位省级代码 6位顺序号)。可通过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https://www.samr.gov.cn/)查询产品真伪及信息。

     查企业资质:选择具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商场、超市,或者查看销售单位的营业执照等资质是否齐全,避免购买“三无”产品。

     二、理性看待功效,拒绝夸大宣传

     不迷信“神奇疗效”。保健食品仅允许标注国家批准的24种保健辅助功能(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等),不能宣称治疗疾病。凡以“根治糖尿病”“抗癌”等为卖点的,宣称保健食品有“快速见效”“根治顽疾”等内容,或使用“专家推荐”“最先进”等绝对化用语,均属虚假宣传。

     三、警惕营销陷阱,远离非法会销

     谨慎对待“健康讲座”“免费旅游”“专家义诊”等推销活动,此类渠道常存在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不轻信“限时优惠”“最后一盒”等饥饿营销话术。

     警惕以“专家讲座”“免费试用”“亲情推销”等形式诱导消费的陷阱,不轻信夸大功效、包治百病的宣传话术。

     四、按需理性选购,滥用可能伤身

     关注适宜人群,产品包装会标注“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例如补钙类保健食品不适宜3岁以下人群。购买前需根据自身需求和健康状况对照,选择对应功能的产品。同一功能产品避免叠加服用(如多种维生素片 复合营养素),防止过量风险。
     五、保存消费凭据,依法主动维权

     购买时务必妥善保留购物小票、产品包装、说明书等消费凭证,若遇质量问题、虚假宣传或权益受损,及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