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坚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紧扣推进组织工作“凝心铸魂”工程新任务、新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实施、多点发力,着力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狠功夫,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植于心、践之于行。
聚焦凝心铸魂,深学细悟筑牢根基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县委常委会在理论学习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16次、举办专题辅导1次,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申报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选题1个,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选题5个和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1个,申报2名优秀社科人才纳入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库,报送专题理论文章19篇。765个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持续学、反复学、深入学,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西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分类施训,纵横发力蓄力赋能
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分期举办“西和县县管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邀请省市县委党校、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教授,市直相关单位领导、以及县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开展专题辅导授课17节,对全县1263名县管科级干部进行集中全覆盖培训。划拨党费93万元保障乡镇党校全覆盖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全年举办县级示范培训班1期160余人,各乡镇培训农民党员2320人。各级党委(党组)立足实际分层次、分领域培训党员干部1.1万人次,有效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专业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力。
拓宽宣讲路径,上下联动精准滴灌
构建广覆盖、全方位、立体化宣讲格局,遴选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乡土能人大户、驻村帮扶工作队等成立县、乡、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深入各乡镇、部门、学校、医院、企业等开展宣讲1000余场次,参加人数达5.6万余人次。充分延伸罐罐茶宣讲、板凳宣讲、五老宣讲、炕头会、院落会等西和理论宣讲品牌,按照“11 N”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模式,以党员干部为核心,以基层群众为主体组建服务小分队,以歌舞、戏曲、书画、医疗等“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社区庭院、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开展志愿服务、宣讲活动,让“身边人”讲述党的“大政策”,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聚合资源优势,全面营造浓厚氛围
以党员干部需求为导向,县委组织部为各基层党组织发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原文、悟原理、究原义。针对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身体不便党员,通过定期联系走访,送学上门,“点对点”精准推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内容,全县合计“送学上门”培训党员694人。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持续传播党的声音,运用电子屏、室外LED、过街横栏、宣传牌、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密集播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标语和图片500余条次,依托“陇南西和发布”“陇南西和组工”等微信公众平台合计刊发政策解读、宣传视频、信息资讯等269篇,浏览量达到28万余人次,推动形成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
突出知行合一,学用结合激发活力
坚持把推动发展、为民服务作为检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成效的“试金石”和落脚点,深入推进组织工作“五大工程”和“一强三引领”农村基层组织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荐上报“担当作为好支书”12名,择优推荐选树标准化先进党支部10个,示范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结合“结对帮扶”关爱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等,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共计收集“三件事”4651件,办结4423件,办结率95.1%,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70件,以实际行动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西和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助力赋能。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