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1/12| 来源:新华财经| 专栏:行业信用| 访问次数:4
以“金融服务龙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23期“珠江路35号”政商沙龙活动近日在哈尔滨举行。黑龙江省诚信建设促进会(简称“省诚促会”)会长张波表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而诚信就是确保血脉畅通无阻的“心血管系统”。省诚促会正是这座“诚信桥梁”的搭建者与守护者。
张波从三方面介绍了省诚促会如何以诚信筑基,以协同赋能助力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之田。
——致力打造“信用身份证”,解决金融机构“不敢投、不愿贷”的难题。为会员构建两大支撑体系,将无形的信用转化为有形的资本。一方面,建立“全周期信用管家”机制,为企业夯实信用根基。从入会源头严格把关,确保会员无不良信用记录。另一方面,提供“有公信力的信用评价”,为金融机构识别优质客户。与省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坚持“依据法规、遵循程序、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省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企业信用评价活动。
——积极扮演“信用润滑剂”角色,提升中小企业“愿贷、能贷、会贷”的能力。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型和科技型企业,有技术、有市场,但可能因为缺乏抵押物、财务不规范而难以获得金融支持。协会的角色,就是当好他们的“信用教练”和“融资顾问”。一方面,通过举办“诚信大讲堂”、财税培训等,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提升信息透明度,主动维护自身信用记录,从内部夯实融资基础。另一方面,定期组织“诚信企业银企对接会”,将评定的优质诚信企业“打包”推荐给合作的金融机构,用协会的公信力为企业进行“信用背书”。近年来,省诚促会已成功助推多家会员企业获得了“信易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的支持,让“好企业”不再为“融资难”所困。
——努力构建“信用生态圈”,形成“以信促融、以融兴企”的良性循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金融、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动的“交响乐”。一方面,积极推动顶层设计与政策衔接,让信用建设“有章可循”。在《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的立法调研阶段,省诚促会作为重点调研单位,组织多家会员企业深入研究,提出的多项建议被采纳,将企业心声融入了地方法规。同时,密切关注《黑龙江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措施》等政策在落实中的痛点,主动扮演政策“翻译官”和“扩音器”,利用直达企业的渠道,精准解读政策、收集反馈,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助力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培育信用管理人才,让信用理念“深入人心”。省诚促会持续组织开展各类诚信宣传与文化建设活动,并积极承担“信用管理师”认定工作,为龙江培养专业信用人才。让“知信、用信、守信”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行动,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