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建设 > 行业信用

北京发布信用服务行业蓝皮书:四大业态蓬勃发展 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2025/07/09| 来源:中宏网| 专栏:行业信用| 访问次数:2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信用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北京信用协会正式发布了《北京市信用服务行业发展蓝皮书(2025年)》。该蓝皮书系统梳理了国家及北京市信用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深入剖析了本市征信、信用评级、信用保险及融资担保四大核心业态的现状。

  北京作为我国现代信用服务业起步较早、机构聚集度高的地区,其信用服务业态齐全,近年来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已成为推动首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蓝皮书显示,北京市征信行业呈现出机构数量多、类型多元、资本结构差异大的特点。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的企业征信机构共154家,其中北京地区达35家,占比22.7%,位居全国首位。北京还拥有全国仅有的3家获准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机构之一。该行业累计提供各类征信产品和服务222.51亿次,同比增长近7%;业务收入达89.97亿元,同比增长28.67%;从业人员数量亦同比增长9%。

  信用评级行业则展现出资本实力较强、业务集中度高、国际化程度高的特征。截至2024年底,北京共有12家信用评级机构完成备案,占全国备案总数的24%。国际知名评级机构如标准普尔、惠誉、益博睿等均在北京设有分支机构,提升了市场的国际化水平。该行业资产规模同比增长20.6%,业务收入超24亿元,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占据主导,市场资源持续向大型机构集中,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

  信用保险市场作为政策性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在北京表现出较强稳定性,并对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持。该市场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同时呈现人才结构优化、技术应用创新及线上线下融合等特点。截至2024年底,北京地区共有5家机构从事信用保险业务,产品体系丰富,整体业务规模稳定,其中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业务增速显著。

  融资担保市场则以其丰富多元的产品服务,有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底,北京地区注册并具备融资担保业务经营许可的机构共计42家。其融资担保产品体系覆盖多个领域,满足多元化需求,累计服务担保企业超70万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60%,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信用服务需求持续增长。蓝皮书指出,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信用服务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北京市将充分整合并发挥政策、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加大对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和支持力度,鼓励其创新信用服务产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旨在促进信用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