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本市动态

礼县:多点发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 2025/06/26| 来源:礼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专栏:本市动态| 访问次数:32

     今年以来,礼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以“三抓三促”行动为牵引,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全力破解各类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市场主体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明显。

     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打造以上率下的保障环境。县委、县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安排部署,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现场办公会研究推进相关工作,深入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专题调研,着力解决工作落实中的重大问题、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难题,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和督办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营商环境建设局每季度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广泛倾听市场主体意见建议,累计邀请31户企业参会、解决实际问题6个。同时,健全完善月调度、季考核、年评价的推进机制,全力打造政策更优、成本更低、审批更少、办事更快、服务更优、助企便企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县上下重商兴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利商富商的氛围愈发浓厚,营商环境持续向好。2024年度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得分89.4、较2023年增加3.8分,排名全省第52、全市第1,较2023年分别提升1位、2位。

     二是优化政策供给,打造企业满意的政策环境。制定并印发《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任务分解清单》《2025年全县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2025年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礼县领导干部包抓联工业企业信息更新方案》《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全面强化政策保障和服务支持,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营商环境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截至目前,共落实各项税费优惠35836万元,其中减免税收35109万元。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为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对大厅部门窗口显示屏进行了升级改造,合理设置9个综合窗口、3个服务区和3个特色窗口,并配置爱心专座、图书报刊架、便民雨伞、便民医疗箱等服务设施。采取“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优服务”工作措施,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9.6%、办件平均受理时长0.75小时,办件按时办结率99.94%,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事项46.85万件,办结46.85万件,办结率100%。建立健全“好差评”评价结果通报、整改、监督工作机制,形成“一事一评”“一次一评”工作规范。截至目前,累计收到主动评价信息21641条,评价率100%,其中差评1条(经核实为不属实差评),整改率100%,回访整改满意率为100%。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已实现省市县对接,截至目前受理省市派送合理诉求工单3465条,办结3465条,办结率100%,诉求办结满意度97.55%。

     四是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压缩企业申请开办时限,确保申请资料齐全的企业1个工作日内完成办证。企业开办从注册登记、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账户预约开办等通过一网通办平台一表填报,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截至目前,今年共办理各类市场主体1090户,注销市场主体1114户(其中简易注销805户,一般注销309户;企业注销14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55户,个体工商户注销919户)。全县现有各类市场主体28301户(其中企业413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511户,个体户21658户),完成“个转企”51户。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检查对象名录库,实现监管全覆盖。同时,推进信用监管,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是突出高效透明,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依法推进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对县政府及各部门报送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上半年完成合法性审查67件,完成2024年度15个重点行政执法部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工作,共评查131件案卷(其中行政处罚77件,行政许可44件,行政复议10件),并针对执法程序、法律适用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工作和“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工作,强化了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4件(其中民事55件,刑事59件)。

     六是强化要素保障,打造科学配置的要素环境。制定《关于县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的通知》,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责任单位、一名包抓领导、一套工作措施”的“五个一”工作机制。每个项目均组建工作专班,由县级包抓领导牵头统筹,及时协调解决重点园区和重大项目推进中的征地拆迁、通水通电通路等困难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持续安排2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实行项目联审联批例会制度,每月5日、15日、25日集中办理项目审批事项,通过强化协调调度、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开工手续办理时限,加快推进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评价等要件办理工作。同时,严格执行《礼县项目管家服务机制》,为全县重大项目配备指挥长及管家团队,提供从前期手续、土地保障到招商引资的全流程要素服务,打造“靠前服务、一管到底”的项目建设环境。截至目前,2025年已办理备案项目25个,总投资29.73亿元,按期办结率100%。

     七是全程跟踪服务,打造主动高效的投资环境。今年以来,围绕13条产业链谋划论证、包装招商引资推介项目47个,总投资125.67亿元。在招商引资考察对接环节,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接待、洽谈、协调,实施项目系统化、精细化、动态化全周期管理。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团赴外招商8批次82人次,其中党政主要领导带队4批次52人次;接待客商24批次83人次。持续优化完善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机制,主动兑现优惠政策,已在项目选址、备案手续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合同拟定修改、解决办公用房等方面提供代办服务11次,为企业投资提供坚实保障。预计上半年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38.69亿元,到位资金33.4亿元,近两年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83.11%;其中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2个26.6亿元,占签约总额比重为68.75%。

     八是加强诚信建设,打造守信践诺的信用环境。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应用机制,印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落地见效的通知》,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2025年,全县共报送双公示信息1737条,合规率100%,瞒报率0%。五归集共报送588条,其中:行政强制8条,行政确认558条,行政裁决8条,行政奖励4条,行政监督检查8条。通过“甘肃信易贷”平台放款198家企业,放款金额5.76亿元。特定领域数据信息:信用承诺信息报送49897条。城市信用检测:水费缴费信息16360条,燃气缴费信息17042条,社会保险信息12640条,职工医保保险费基本信息226条,确权地块信息359509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信息175条。合同履约信息报送0条。全县推送诚信宣传信息20篇。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注入强劲“信用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