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6/12| 来源:陇南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专栏:本市动态| 访问次数:31
2025年以来,陇南市深入贯彻国家及省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以《城市信用监测指标(2024年修订版)》和《甘肃省营商环境便利度监测评价办法》为指引,聚焦数据归集管理、强化信用监管质效、提升信用应用实践,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注入强劲“信用动能”。
一、监测排名跃升,信用建设实现“双突破”
一季度,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实现“纵向进位”与“横向赶超”双轮驱动,呈现大幅增速提升良好态势。一方面,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信用监测中,3月综合指数得分83.26分,排名跃升至第74位,较去年底大幅上升63个位次,创历史最好成绩。另一方面,在省上营商环境便利度季度量化评分中,得分18.61分,排名全省第8位,较去年底跃升5个位次。
这一突破背后,是全市上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攻坚决心。面对2024年三季度排名下滑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将信用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建立“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考核”机制,集中开展问题整改清零行动,联合“三抓三促”督促任务落实,推动信用建设从“被动跟跑”向“主动领跑”转变。
二、核心指标领跑,基础支撑持续“强根基”
围绕国家信用监测35项三级指标、省上季度量化评分11项二级指标,我们坚持“数据为基、合规为要”,推动基础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一)数据归集“零瑕疵”。一季度,“双公示”信息报送2.3万条,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达100%,实现迟报率0%、漏报瞒报率0%、准确率100%;信用信息报送140万条,较上季度增长40%;扩大专项领域信用信息的归集报送范围,共归集报送107万条;政府合同履约累计报送1.1万条,合同信息覆盖率、信用承诺信息覆盖率同步达标;近12个月归集信用承诺数据37万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走在全省前列。
(二)政务诚信“零失信”。政府部门严重失信主体、地方拖欠企业账款、政务失信记录、全国性专项任务等指标获满分;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覆盖30个领域,实现“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信用修复受理开展快速审核通道,压缩审核时限,即提即审,实现“零异议”、“零超期”,政务诚信标杆作用全面彰显。
(三)重点领域“零事故”。在政务诚信领域、商务诚信领域、社会诚信领域和司法公信领域未发生负面事件,社会舆情监测、五类行政管理信息等23项国家监测指标获得满分。信用网站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成网络安全等保备案、测评,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事件“零发生”,守牢守稳了数据安全“生命线”。
三、信用应用赋能,服务效能显著“再提升”
以拓展信用应用为关键,我市推动信用应用从“基础归集”向“深度赋能”跨越,让信用服务“看得见、用得上”。
(一)分级监管提效率。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覆盖22个领域,超过国家20个标准基数;通过市信用平台归集涵盖企业的基础信息、许可资质、评价信息、行政奖励、监督检查及其他辅助信息,整合多方数据,建立诚信画像;积极应用国家、省级公共综合评价结果,将本地3.6万条存续企业评价结果通过市信用平台共享各行业部门,落实差异化监管,对守信企业“无事不扰”、对失信企业“精准监管”,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15%,“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得到全面落实。
(二)融资服务破难题。以“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平台为载体,整合企业纳税、社保、水电气等信用数据,创新推出“小微e贷”、“乡村振兴贷”等56个特色金融产品,截至5月20日,平台入驻企业242家、金融机构149家,累计授信1.84亿元,放款1.44亿元,其中首贷企业71户,占比39.2%,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慢、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诚信氛围渐浓厚。全市开展“诚信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120余场,积极宣传诚信典型,社会舆情负面事件“零新增”;创新“信用承诺 容缺受理”模式,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领域推广应用,企业办事效率提升40%,“知信、用信、守信”成为社会新风尚。
四、惠企服务加码,市场活力加速“新释放”
坚持“信用为民、信用惠企”导向,我市将信用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一)政策供给更精准。聚焦“一市一品、一县一品”,梳理整合惠企政策28项,在“陇信通”平台上线“花椒油橄榄产业贴息贷”“中药材加工专项贷”等特色政策产品11个,政策覆盖率、企业知晓率提升至95%以上。
(二)合同履约更规范。建立政府采购、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合同履约跟踪机制,一季度合同执行率达99.57%,较去年同期提高60%,企业投资信心显著增强。
(三)修复机制更暖心。完善“失信认定-惩戒-修复”全链条服务,一季度受理信用修复申请52件,均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一次性告知”和合规核查,帮助企业“纠错重生”,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五、聚焦短板攻坚,推动信用建设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市信用建设虽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数据归集缺口、信用融资服务效能待提升、信用应用创新不足等短板。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深化数据治理,夯实信用建设“硬基础”。聚焦社会保险、用电、纳税等领域信息归集缺口,建立“月通报、季调度”机制,推动数据“应归尽归、应报尽报”。二是强化融资服务,激活信用价值“新动能”。以“陇信通”平台为核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知晓率,提升实名认证率、有效授权率、获贷率。三是培育创新实践,打造信用建设“诚信陇南”。大力倡导各县区、各部门探索“信用 ”特色模式,聚焦各行各业信用建设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积极在国家、省级层面推广,提升“诚信陇南”影响力。
信用如光,照亮发展之路;诚信如帆,引领跨越之航。2025年一季度的“跃升突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将以“抓巩固、促提升、创亮点”为目标,持续发力,力争在全国城市信用监测中实现更大进位,让“诚信”成为陇南最鲜明的城市底色、最温暖的发展注脚,为打造西部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信用动能!